Olivia720

【至暗时刻】还是那个熟悉的乔·怀特

猎影人:

阿卷:



乔·怀特是那种你很难不喜欢的导演,因为他品味太好。从演员到布景到配乐等等,他都很少走眼。我喜欢他镜头下的一切,自带纯正的英伦味道,瑰丽而不显油腻,严肃而不显沉重。看他的电影就像吃大餐,不是那种高油的速食类大杂烩,而是可以就着烛光细嚼慢咽的美味佳肴。


总说优秀的导演都有自己的“画风”,他也不例外。尽管电影题材在变,但他那些独特的小爱好却一直没怎么变。尤其是对长镜头及光线的把玩。




长镜头重症患者


乔·怀特喜欢长镜头,几乎到痴迷的程度。


《傲慢与偏见》开场便是一个75s的长镜头,一镜带出班纳家五个女儿各不相同的气质以及整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后面小镇舞会也多次用到长镜,众生百态尽在其中。






《赎罪》里敦刻尔克海滩边也有一个5分钟左右的长镜头,长得“令人发指”。摄影机在道具与人群中穿行,将敦刻尔克海岸的焦灼与混乱浓缩。我想他是想用这个长镜测绘战火中的爱情,如同这些废墟一样令人焦灼又无望。






同样,该来的总会来,《至暗时刻》中也有两个很明显的群像长镜头。


两个长镜头分别在不同时日,英国的不同境况。两次画面都是丘吉尔坐在轿车里缓缓驶过英国街道,他带着不同的心境看着窗外芸芸众生。前者色泽明艳透露出希冀,那时候英国人民还不知道自己正走向生死边缘;后者气氛阴暗透露出绝望,那是丘吉尔也是整个英国的存亡关口。






光影游戏发烧友


乔·怀特还喜欢“光线”——通过光与影的交替来呈现人物心理与影片基调。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受到达西先生的信后意识到自己对他的偏见有多深,她愧疚又惆怅,在窗前枯站良久。这里用了昼夜交替的光影加工,伊丽莎白的情绪随之溢出屏幕。






《赎罪》里面对警察的询问布莱欧妮面不改色地说谎,此时她身后的背景逐渐陷入一种完全的黑暗,好像整个世界只剩她。直到她母亲从黑暗中走出。我一直认为此处有深意,因为电影中布莱欧妮的母亲是她弥天大谎的帮凶之一。






类似的乔氏风格“光影游戏”在《至暗时刻》中依然容易找到,丘吉尔穿越长廊面见国王的画面力量感十足。这个光影效果让丘吉尔看起来“很不好对付”,而他的确如此。这个镜头在影院观看效果极佳。






观看这些极具个人风格的镜头对粉丝是一种享受。当然,极致风格化的反噬就是拍什么都容易陷入特定风格。比如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尽管采用了别致的舞台剧表现手法,也依然盖不住浓郁的英伦味(不过这种事在我厚如城墙的滤镜下也不算什么,我直接当英伦版《安娜·卡列尼娜》看的...)






关于《至暗时刻》


这部新作主要讲述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执政后几项重大决策的诞生过程。这是一部隔着海报都能感觉到张力的电影——事实上它也确实很有张力。影帝级别的表演更是让这个已经离我们很远的历史人物跃然屏上,仿佛触手可及。




尽管是传记片,编剧也并没有选择流水账的讲述方式,而是从国家、家庭、个人三个维度展开,层次分明地呈现了丘吉尔的形象。这个人既是内阁的领袖与人民的寄托,也是子女的父亲与妻子的丈夫,同时还是一个孤单的老人。这么多东西能在一部电影的时间里讲清楚并不容易。讲的有趣就更不容易了。


而更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可以跟诺兰的《敦刻尔克》连着看。一个聚焦被历史车轮碾压的人群,一个聚焦把控历史方向盘的人群。




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里的BGM。配乐能决定有声影像的打开方式,同样的画面搭配不同BGM效果千差万别。《至暗时刻》中丘吉尔演讲片段的BGM,从蓄力到爆发,配上剪辑画面是可以打满分的。




附上一些前作里的经典BGM:


《傲慢与偏见》的钢琴曲


《安娜·卡列尼娜》的古典乐


《赎罪》的钢琴协奏


不论单听还是跟着电影听都是极好的。






一些花边


最近才知道乔·怀特将执导小说《斯通纳》的改编电影,主演暂定卡西·阿弗莱克。这对刚啃完《斯通纳》的我来说真是天降喜事,卡西的气质也很符合书中主角,Excited!


这本书文笔考究,有静水深流之力,喜欢文字的朋友不容错过。


十分期待电影改编,希望顺产。




 Lofter链接汇总




评论

热度(417)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